制度因刚性执行而彰显威力,因长期坚持而充满活力。由来已久的干部联村制度就是这样,在抗击2013年发生在延安的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,积雨量最大、暴雨频率最高、涉及县区最多、灾害影响持久的暴雨灾害中,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驻村干部与村组干部、党员一道,“宁听骂声千遍,不听哭声一次”,将几十万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,多次上演群众刚被撤出来,房屋随后垮塌的惊险一幕,把上万群众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作为干部联村制度的重要载体,“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”活动,解决了农村发展的“短板问题”,全市基本消除了“较差”类村级党组织。我们要为干部联村制度记功行赏。
不能把干部联村制度说得天花乱坠、神乎其神,而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。要从强班子、带队伍、兴产业、促和谐、建机制等方面入手,把转变思想观念、增强发展信心、选准致富路子、解决实际困难贯穿工作始终,不能把包扶简单地局限在捐钱、送物上。孰知,理清发展思路、推动思想解放、带来观念更新,比给钱给物还重要。
干部联村只是引导、扶持、鼓劲。形象地说,包扶就是帮助爬上山坡,拉车上坡的是乡村党组织和群众,推车给力的是包扶部门单位和包村干部。关键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村党支部始终是农村发展的领导核心,党员始终是村里觉悟最高、值得信赖的先进群体,他们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。
提倡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。哪些事情能早点办到,就承诺出去,尽快办好。对关乎长远的事,要站得住脚,把可行性分析透,不要因为办好事而办了一大堆意见、欠下一屁股债。同时要避免借口实力有限和条件制约而无所作为。
一个单位或一名干部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。市委决定把群众说事、法官说法和干部联村“三合一”,形成便民联动机制,旨在让不同主体、更多资源进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,形成凝心聚力、广泛参与、齐抓共管、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。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,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、更有尊严的生活。